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Q

好久不曾动笔,一来是欠了文债,二来是家里有些事没了心绪。今天把一些事情处理完,捡了个空隙,谈谈对这边社会的一些观察。

总体上说,美国是一个自组织社会。托克维尔对美国城镇的观察和判断,到今天也仍有效。自组织社会有一个突出优点,就是抗逆力强,面对外部冲击恢复得快。这种自组织能力,不是每个社会都能轻易效仿的,有许多显性和隐性的社会规则,构成复杂的体系。这样的规则体系能够运转,又有赖于居于其中个人在观念上的认同,以及共同利益塑造。

不过,即便是美国这样一个高度自治的社会,政府的影响也日益在强化,特征之一就是美国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艾斯平-安德森所言的福利社会。这种福利社会的构建,体现在教育、医疗和护理、养老、失业救济等方方面面。在医疗方面,保险虽然近于市场化,差异很大,但是社会的总支出确是非常高昂的,这个另外专门再谈。养老也是,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福利,至少从金额上看,比原来想象得要高很多,很多移民的贫困老人,看病住院也不用花什么钱,还有定额的食品和收入补贴。在儿童福利方面,从克林顿时期开始,就有了比较丰厚的儿童福利法案,公立学校不仅费用低廉,学生餐、书本费也可以打折或免费,这些都要从纳税人口袋里掏的。如果从政府支出,特别是福利支出看,民主党政府倾向于扩大福利,共和党则倾向于压缩,这里没办法直接和总体评价。对美国来说,恐怕也不得不为之。

我看经济调查局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收入分组数据,除了约翰逊“伟大社会”时期,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之外,此后的几十年,后60%人群的收入份额是持续减少的,唯一一直在增加的是前20%人群的收入。共和党减少的福利,也并没有通过市场和就业的扩大来改善中低收入人群的所得,里根、老小布什,仗都没少打,钱没少花。在来美国前,无法理解这里的阶层撕裂。但是考虑到收入分配的状况,收入分配已经成为美国社会分裂的一个根本性源头,看不到任何有望得到解决的迹象。每一届政府在表面的预算平衡上做文章,但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。事实上,美国社会的流动性,比欧洲很多社会还差了。美国梦在微观层面上仍然可以举出数不清的例子,但宏观意义上已经不成立。

这些年和公益圈一直有互动与合作,所以也颇为留心。过去美国的福利化比较低,政府支出不足,因此社会层面一直存在一种补偿机制,公益捐赠比欧洲要活跃,公益捐赠金额占GDP的比重高达2%。但是,随着政府福利化的加强,这个比例这些年一直大体稳定。

不过捐赠金额并不反映公益的全部,事实上还有大量的非资金性投入。有一天带大树在运动场完,一位老太太也带孙女来玩。聊开了的时候,她愤愤不平的说,前阵子和几位法国女士交流,她们对她从事没收入的工作大感讶异,“这是我一辈子的信念和引以为傲的事,但是现在的人们把它看得一文不值”。她问几个法国女士,不去工作平常都干些啥,回答是“购物、追剧、喝咖啡”。要不是她丈夫用眼神按住她,都要掀桌子了。

在美国的社区和社会构建中,公益慈善一直扮演了重要的纽带作用。如果说政府的福利在构建社会认同,在社会社区层面,公益慈善就是粘合剂。公益活动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,小孩学校里会有“校园之友”的捐赠性质的晚会,给孩子买书也有给学校配送或配捐的选项,大学定期有捐赠旧物供免费领取的活动,就是道路旁边也常看到各家把不用的旧书放路边供路人自取。孩子的学校,定期会有一个免费超市,公益组织和个人捐赠各类食物,有需要的家庭可以带着袋子自取。为了解怎么运作,我还特地跑去参加了一回,蔬菜、罐头、水果、米面和半熟食都有,品相参差不齐,不过对有需要的家庭仍是难得的,整个社区参加的人也很活跃,各种肤色家庭都有,排队的时候怕别人尴尬,我自己也领了几个罐头和不怎么好的苹果。学校有时候还会发通知,怕一些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周末在家里吃不饱饭,或者营养不够,有需要的家长可以通过邮件提需求,学校会把周末符合营养标准的食量寄送到家里来,免得家长领取尴尬,这也是很有意思的设计。

虽然现代化现在很多人不屑于谈起了,现代性本身也充满争议,不过中国现在并没有在基本上完成现代化的进程,这里面最突出的短板大概就是社会层面,最重要的指征就是自治机制的缺失和自治能力的不足,政府和社会(每一个个人)在其中都有责任。中国过去在村和家族层面也是有自治的,但是这种自治和现代意义上的自治,相差太远了。新中国建政,很大程度上打破了“皇权不下乡”的旧式自治格局,引入了新的元素,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,但离现代化的需求相比,还远远不够。就福利和公益而言,和中国人交的税费相比,我们不论在国家层面的福利制度构建,还是在社区层面的慈善公益,确实做得太不够,要做和能做的事情太不够。没有现代社会构建,现代治理是空中楼阁。

一些杂想,供探讨。就此搁笔了。

 俞建拖

1125

话题:



0

推荐

俞建拖

俞建拖

35篇文章 3年前更新

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。2009年加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。曾先后担任约翰·霍普金斯南京中心项目研究员(2001-2005)、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研究员(2004-2005),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、主任助理(2005-2007),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项目顾问(2007-2008),并于2008年受邀为牛津大学贫困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访问学者。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农村金融市场、人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、贫困与不平等、公共财政政策。财新网“改革散论”专栏作家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