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F

因为自己不会开车,在这里除了公共交通,用得最多的就是两类车,一是网约车,二是校车。前信谈了在美国打网约车的感受,今天说说校车。

在每个工作日的早晨和下午,橘黄色的校车奔忙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。对家长来说,校车大概就是一天早晚最暖人的风景,孩子在车上,牵挂、好奇和希望也在车上。不只是我,当孩子的校车缓缓驶来、停住、开门、孩子下来的时候,家长的笑脸、关切都准备好了。眼神仔细地搜索孩子脸上每个细微的表情,一点点的异常都牵动神经。

不过作为研究者,对校车的感知如果仅仅停留在情绪上,总是不合格。因为一个人带着孩子,老需要到处跑,中间还有各种情况以及各类假期,大树正经上学时间不多。不过把接送的日子算起来,算作案例,也挺有得说的。仔细想想,校车其实比表面上看到的要复杂得多。前几年国内的校车老出事,不少孩子遭难,令人痛心。美国的经验成熟,颇有值得借鉴的地方。

从孩子申请入学开始,到学校接收和正式上学,校车就是各种申请表格中的选项。第一天还是自己到学校接孩子,老师用很牢固的扣子将一张黄卡片别在书包上。卡片上有几个关键信息:根据家庭住址确认的接送点,早晨和下午接送的时间点,家长的紧急联系方式,校车的别号,此外还有孩子姓名缩写、学校名称、班主任姓名。每个校车都有自己的别号,以动物居多,什么“红虎”、“灰狼”、“火烈鸟”之类的,大树的校车是“绿鱼”。

这边的校车多由一家叫“东部巴士”的公司运营,每个车都有个固定的编号。每辆校车早上和下午都要跑好几趟,覆盖不同的区域,以提高校车的效率。校车接送孩子认别号,不认编号,因为有时会出现校车故障和维修,需要换车。大树最早的校车编号是119。有一天早上,我们在接送点等了20分钟车还没来,正犹豫要不要自己打车去,校车匆匆赶过来,编号成了581,司机抱歉地说,路上引擎烧了,到公司换了辆车赶过来。但没几天,581又出故障了,变成了158,一直到现在。

根据通行路线的接送需求,有多种校车车型。一种是大巴士,分尖头和平头两种,载客量在三五十人之间。一种是小巴,有点像依维柯,不过车体要更宽大一些,空间上比较宽裕。还有一类是普通的SUV和小轿车,解决一些临时和突发的情况。有一次,校车忘记在同事的站点停靠,后来发现不对,临时又派了辆小车把孩子接上,想来每辆车对停靠的站点应该有核验。

校车的接送时间和孩子在学校的早餐、午餐时间是衔接的。我们住在西剑桥,学校在东剑桥,所以早上就要比较早。大树早上要7点到站,下午是2点一刻。早上如果错过时间的话,需要自己送过去。下午如果错过接送时间,会把孩子送到一个少年活动中心,司机或学校会根据预留的紧急联系方式通知家长,家长到那边去接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。我没有在下午错过接孩子,不过早上倒是迟到了几回,通常是孩子头天完累了早上磨蹭,共有三次。实际到站的话,早上在703-05之间,下午在225-35。有经验了,早上出门或者下午从办公室赶回,就从容多了。这边的公立学校经常隔一两个星期就放早班,正常都是下午2点多放学,早班的时候12点吃过午饭就放学了,一般每周初学校都会有提醒。尽管如此,有好几次差点错过,万幸在再次的确认中发现了早班时间,没误事。

校车上的人员基本上是固定的。虽然车有时候会变,司机总是同一个人,这种安排有好处,学生和司机都可以相互确认,避免了差错。早上送的时候,可能是因为时间太早,之有司机一个成年人。下午接的时候,车上标配两人,除了司机之外,还有一位协调员,协调员基本固定,偶尔也会换人。协调员的职责包括维持车上的秩序,以及停车后路口交通秩序的维护,确保学生安全通行。操作流程是固定的,在车停稳前,让孩子们坐好。车停稳后,开门,协调员先下车,等到站的孩子们下车。然后走到车前的路中央,和来往的车辆招呼,实际上是指挥,确保孩子和家长安全通过后,再回车上去下一站。

在美国,日常有三类特权车:校车、警车和消防车,有优先通行权。其他校车不知道,但是多数的大巴校车两侧是装有一个可以打开的红灯的。车停靠的时候,红灯警示也缓缓打开。不管路口红绿灯实际上是什么颜色,校车红灯打开的时候就等同于道路禁止通行。大部分情况下,市民对此都有认知,校车停在路口的时候,东西南北的车一般都会停下来,这需要社会的认同。插句话,美国汽车礼让行人这快,做得尤其好,要在社会层面检验文明的水平,路口是否礼让行人真是一个绝好的指标。被礼让太多后有时都觉得不好意思,过路口的时候,为了不给司机添麻烦有时候故意离得远一点。大树的校车,红灯警示似乎不怎么用,还是靠人工,有时候也会碰到司机不顾校车就靠近的,协调员就挥手或言语抗议,多数的车会停下来。有些校车司机就更“霸道”一些,干脆斜过来停在十字路口中间,这样东南西北的车辆不得不停下来。我和一位家长聊起,应该在校车上装个同频的信号灯控制器,这样司机在红绿灯路口可以直接接管信号灯,确保学生和家长安全通行。他是搞企业的,估摸不小,觉得是个好注意,值得一试,不知道几年后是否会出现。

以上都是校车的制度性和技术性安排,但是人情也让人动容。司机和协调员都很专业和敬业,也会通融和有弹性。好多次,我们还没有赶到接送点,路上看到我们也会鸣笛停下来接上。大树没有英语基础,在车上和其他小朋友沟通也不会顺畅,车上的协调员总会给他鼓励,下车了也总给几句肯定和好评,对孩子也是莫大的支持。单位通知提前结束访学,老师和司机还有协调员说了,这几天下车就特别多了些留恋的话,让人很感动。

匆匆记下,过阵子再聊。

致礼!

 

俞建拖

126

 

 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俞建拖

俞建拖

35篇文章 3年前更新

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。2009年加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。曾先后担任约翰·霍普金斯南京中心项目研究员(2001-2005)、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研究员(2004-2005),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、主任助理(2005-2007),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项目顾问(2007-2008),并于2008年受邀为牛津大学贫困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访问学者。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农村金融市场、人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、贫困与不平等、公共财政政策。财新网“改革散论”专栏作家。

文章